1808年英國的Hemfri Geivi首先提出用無機鹽溶液作為農作物養分的概念。
1840年愛爾蘭建立第一座無機液體肥料工廠,以配方為基礎的液體肥料工業生產始于美國。
192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澳克蘭G-M公司建成美國第一座液體肥料廠。
1925年,英國公布了一項直接用各種摻混的固體原料做水溶性肥料的專利。
1965年,美國公布了一項片狀水溶性肥料的生產專利。
1985年,中國首家葉面肥廠在廣西建成,以葉面肥為代表的液體肥料開始在中國推廣應用。
1988年,美國TVA申請了高濃度氮硫懸浮肥的生產專利。
1990年,國內市場上出現以“沖施肥”、“水沖肥”等為主的液體肥料,大部分為低端產品,不能被稱為完全水溶性肥料。90年代末,以低端液體肥料為主的沖施肥得到快速發展。
1998 年,美國公布了一項懸浮肥及其生產工藝專利,采用普通化肥原料,通過研磨以獲取高濃度的懸浮肥。
2000年,國外高端液體肥料開始向中國大量涌進,由于進口水溶性肥料價格太貴,再加上一些潛在的消費市場開始顯現,一些國內肥料企業開始開發以葉面肥為主的高端液體肥料。液體肥料在中國開始有了初步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。
2001年,華南農業大學張承林教授團隊引進國外先進的液體肥料生產技術,開始研發一系列功能型液體肥料。
2005年,中國液體肥料生產廠家迅速增加,產品質量參差不齊!
2007年,華南農業大學張承林教授團隊開始研發高濃縮、高含量的懸浮液體肥料。
2009年,張承林教授團隊在液體肥料配方上取得重大突破,在國內首次研發出穩定的懸浮液體肥料配方,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(ZL200910192150.6)。從此,中國的液體肥料進入懸浮時代。
2012年,張承林教授去以色列考察,將國外先進的理念帶回中國,著手設計全新的液體肥料銷售模式——加肥站。
2013年初,張承林教授團隊設計的首家加肥站在廣州增城誕生,液體肥料的銷售和推廣理念被徹底顛覆,液體肥料隨之得到井噴式發展。目前國內的液體肥料加肥站已經超過一千座,參與運營加肥站的企業達十余個。
2015年,以土壤調理和生物刺激為主的多功能液體肥料開始興起,液體肥料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!